金嵌宝石藏经盒清乾隆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

  金嵌宝石藏经盒,清乾隆,高7厘米,长21厘米,宽8厘米。   经盒是用来存放佛经的匣子。此两件经盒以金成造,嵌珍珠、红宝石、青金石等珠石为饰,显示出皇家的富贵之气。经盒盖里彩绘释迦牟尼佛与二弟子图,色泽鲜艳,当是宫中画师所绘。经匣中供满文写经——《大悲正经》,为梵夹装。红、蓝宝石都是以色命名的刚玉类宝石,属三方晶系,单晶呈柱状、桶状或近似腰鼓状,化学成分为氧化铝,硬度为9,密度为3.95-4.40,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类,颜色以鸽子红、石榴红最为名贵。主要产自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地。古代,红宝石一直被用作护身符、辟邪符和装饰品。我国清代,红宝石还被用作亲王及一品官的顶戴标志。  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信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相传其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生活在约公元前565至前485年间。他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决心为世人找到解脱方法,于是舍弃继承王位的太子之位,出家修行,最终觉悟,创立了佛教。<br />   <br />亦称“册叶装”。原专指从西域传来的古印度保存贝多罗树叶梵文佛经以两板相夹的装帧形式。五代时期,中国已有模拟贝叶经装帧的梵夹装出现,明、清时期有所演变。称其“模拟”或“演变”,主要是因为:第一,书写材料已用中国自产的纸张代替了产于南亚热带的贝叶,而书叶仍仿贝叶的狭长形状;第二,各叶不再穿洞系绳。所见印本蒙文经、藏文经以及泥金书写的汉文佛经是以单叶纸张双面书写或印刷,而后集数叶为一叠,用两块厚木板上、下相夹,再用布带捆扎或用盒盛装。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金嵌珍珠松石楼式龛 下一页:没有了
全部评论(0)
金银器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电话: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