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款掐丝珐琅栀子花纹蜡台 明万历故宫博物院
明万历

  万历款掐丝珐琅栀子花纹蜡台,明万历 通高9.6厘米,盘口径18厘米,盘底径13.3厘米。清宫旧藏。   蜡台圆盘式,底承铜鎏金垂云足三个。盘中央置铜鎏金宝瓶,瓶上出蜡扦。盘内装饰折枝花卉纹,边装饰绿地折枝栀子花纹,色彩各异。外底中心阴刻竖行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   明万历年间掐丝珐琅器的装饰颜色日渐丰富,有时采用两种或三种色彩为地色进行不同的装饰,使整体感观富有变化,这件蜡台即为代表作品之一。    俗称“景泰蓝”。以红铜作胎,将很细的铜扁丝掐成花纹后用药焊于器表,再以随类附彩的方法将珐琅釉料填进丝间,经焙烧、打磨、镀金而成。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官署名,明清宦官衙门。明初置,设令、丞等官,为二十四衙门之一。后来迭经变易,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设掌印太监1员,下设里外监把总2员及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掌管造办御用围屏、床榻等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钿等玩器。所属仁智殿有掌殿监工1员,掌管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扇。清代沿置。清顺治十年(1653年),其为十三衙门之一。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废。           呈倒置的云头状的器足。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古建筑彩画和斗栱以蓝、绿色彩交替使用的手法。若斗为绿色,栱则为蓝色;相邻的一攒正相反,斗为蓝色,栱为绿色。彩画枋心为绿色,则盒子为蓝色;明间与次间、梢间,蓝绿色彩均交替运用。间色的手法避免了单调,增加了两种简单颜色的色彩表现力。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珐琅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电话: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