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花卉纹圆盒 明永乐故宫博物院
明永乐

  剔红花卉纹圆盒,明永乐,高4.5厘米,口径33厘米。  盒为“蔗段式”,盖面和立墙在黄漆素地上雕红漆花纹。盖面饰十朵山茶花,其中五朵已经盛开,五朵含苞待放。椭圆形叶穿插其间,前后掩映,布局饱满,生意盎然。立墙顺时针方向依次装饰菊花、蔷薇花、山茶花、牡丹花、石榴花,两两成组,俯仰相间。盒内髹褐漆。外底黑漆似为后代重髹,左侧有“大明永乐年制”楷书针划款。  永乐雕漆因用漆精良,雕刻圆熟劲健,磨工精细光洁,到明代晚期已经受到文人雅士的一致推崇,名声大噪。例如《长物志》说:“雕刻精妙者以宋为贵……盖其妙处在刀法圆熟,藏锋不露,用朱极鲜,漆坚厚而无敲裂。所刻山水、楼阁、人物、鸟兽皆俨若图画,为佳绝耳。元时张成、杨茂二家亦以此技擅名一时。国朝果园厂(即永乐宣德时期宫廷制作漆器的御用作坊)所制刀法,视宋尚隔一筹,然亦精细。”《春明梦余录》说:“宫阙之制,前朝后市……每月逢四则开市,听商贾易,谓之内市……每月逢三则土地庙市,谓之外市。然外市是士夫、庶民之所用。若奇珍异宝进入尚方者,咸于内市萃之,至内造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园厂之髹器、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精巧远迈前古,四方好事者亦于内市重价购之。”此外,由于喜爱永乐漆器,清代造办处档案中也留下了乾隆皇帝曾下令在新做的雕漆器上镌刻永乐款的记载。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P>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果园厂所制雕漆的典型器形之一。蔗段式盒主要特征为圆形、平顶、直壁、矮卧足或无足。器物口径大多在15-30cm,高在10cm以内,也有大于30cm以上者。清初高士奇在《金鳌退食笔记》中记载:“明永乐年制漆器……剔红盒有蔗段、蒸饼、河西、三撞、两撞等式。”与现存永乐漆器正相印证。</P>明早期果园厂漆器的一种雕饰做法,常见于花卉题材的作品中。即以黄漆为底色,不刻锦纹,素地上压朱漆花纹,与山水人物题材的雕漆作品刻锦纹地的做法完全不同。这种黄漆素地的效果极佳,一方面可以突出表面的花纹,另一方面可以使漆地平滑整齐。  髹漆工艺之一,亦称刻漆。其工艺技法是在胎体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百层以上,然后在漆上雕刻花纹。其胎以木质居多,漆色有红、黄、绿、酱等。
  雕漆主要工艺之一。指刻完花纹后,打磨边缘,使器物光润圆滑而无棱角。明中期以前的作品大多施磨工,嘉靖、万历时期出现变化,锋棱显露,至乾隆时形成了刀锋犀利的一派风格,施加磨工的雕漆作品大大减少。
书名,十二卷。明文震亨著。分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十二卷。以园林建筑为主,旁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金石书画、服饰器皿等。其中山石堆砌,见解独到。庐室陈设,尤能体现明朝文人生活情趣。《长物志》是研究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士人生活、名物制度的重要著作。元代末年嘉兴西塘杨汇的名漆工,以剔红博名。他的作品通常髹漆较厚,故叶厚花肥,极富质感,有独特的魅力。存世作品稀少,又多有流失海外者,故极其珍贵。国内代表作还有:剔犀云纹盘、剔犀云纹盒等。
元末雕漆名匠,与张成齐名。据《嘉兴府志》载:“张成、杨茂,嘉兴府西塘杨汇人,剔红最得名。”杨茂的传世代表作品还有剔红花卉纹尊等。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御用监”便在皇城内设置了御用漆器作坊果园厂。元代雕漆名匠张成之子张德刚被召进京,“面试称旨,即授营缮所副” ,掌管果园厂漆器的生产。因此,明永乐、宣德时期,果园厂的雕漆保持了元代张成、杨茂雕漆“浑厚圆润,藏锋清晰,磨工大于雕工”的特点。果园厂遗址今不存,据文献记载,在西安门内,棂星门迤西,约为现在西什库之东的灵境胡同一带。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漆器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电话: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