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卿神品墨 故宫博物院

  孙瑞卿神品墨,长19.5厘米,宽6.0厘米,厚1.4厘米。   墨长方形,顶微圆,通体漆衣。墨面雕双凤于飞纹,神采飞扬,隙间饰如意形云纹,上方阴识楷书“神品”二字,偏左处阳识楷书“孙瑞卿制”款。背面雕二龙戏珠于海水之上,四侧面浮雕梅竹纹。墨顶阳识楷书“孙玉泉”款。此墨纹饰施以金、蓝、银诸彩,绚丽斑斓。   明末的徽墨带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如在墨模的制作上擅长以深刀阴刻花纹,所成墨品饰纹凸出墨面。此墨上的龙凤虽然以阳纹线条表现,但饰纹的整体轮廓却凹陷于墨面,这无疑是一种创新。目前普遍认为“神品”墨是中国阴纹墨的肇始之作,是徽州墨业制作中的一个里程碑。 《四家藏墨图录》收录此墨。孙瑞卿,号玉泉,明神宗万历时人,与程君房、方于鲁为同时的制墨名家。传世墨品有“洞天秋月”、“千镫寸玉”等。             明代方于鲁创新的制墨业装饰工艺。即在成墨上进行刮摩,使之发出光泽。《方氏墨谱》载:“刮摩自建元始,刮摩磋以锉,摩以木贼,继以蜡帚,润以漆衣,袭以香药,其润欲滴,其光可鉴。”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制墨用的工具,又名墨印、墨范。一般用木料(石楠木)雕绘而成。从实用功能讲,墨模是为制墨而用,处于附属地位,但从艺术角度看,墨模雕刻本身即具极高的观赏性,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凡墨模雕刻为阴文,塑成的墨则为阳文,反之墨模雕刻为阳文,塑成的墨则为阴文。墨模在雕刻技法上有线刻、浮雕及圆雕数种,型制样式上多种多样,务求精工。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陶瓷装饰技法之一。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出花纹。其特点是雕刻较深,花纹有层次。刻花在宋代陶瓷装饰中极为普遍。如耀州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刻花都各具特点。刻花一般常与划花结合运用,故亦常称刻划花。此种技法至今在陶瓷器制作中仍有使用。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文房四宝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电话: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