寽父癸甗 商代后期故宫博物院
商代后期

寽父癸甗,商代后期,通高48厘米, 宽32.5厘米。
甗是蒸饭器。侈口敛腹,甑较深,甑鬲连体,分裆柱足较细长,具有商代晚期甗的典型特征。
器内有三字铭文:寽父癸。

甗(音研),甗是古代的一种食器,相当于今天使用的蒸锅。甗的腰部有箅子,下面盛水。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用来置放被蒸的食物,其下的铜板上有用来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称为箅。 鬲(音力),食器,炊粥器。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陶鬲。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春秋战国时期鬲多以偶数组合与列鼎同墓随葬,起着陪鼎的作用。战国晚期,青铜鬲逐渐消失。 甗的下部世称鬲,用来装蒸锅水,属于甗的一部分。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史鼎 .. 下一页:兽面纹觚 ..
全部评论(0)
青铜器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电话: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