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铜鼻钮“广阴都左司马”鉨 战国故宫博物院
战国

  铜鼻钮“广阴都左司马”鉨,战国·燕,印面2.1×2.1厘米,通高1.5厘米。  鉨铜铸,鼻钮,印面有阴线边栏。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 “广阴都”鉨文作“怳阴都”,“怳”可读作“广”。燕国有货币“怳昌”布币,其铭文“怳昌”即燕国的广昌。《水经·圣水注》:“圣水又东,广阳水注之,水出小广阳西山,东迳广阳县故城北。” 中国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称阳,以示其朝向阳光照射之意;以山之北、水之南称阴,以示背阳之意,“广阴”即广阳水之南岸。燕国广阳旧地在今北京市西南郊一带,广阴亦应距之不远。此鉨为战国时期燕国广阴邑负责军政的司马官鉨。战国时期燕国的政区,即广阴邑,都为有城郭的大邑。官名。《周礼·夏官司马》载:“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有因军政事务较多设左右司马分掌具体事务者。将军属官,《续汉书·百官志》叙:其秩千石。  城之南为南郊。祭天属阳,故圜丘均设于南郊。南郊常作为祭天、圜丘、天坛的代称。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电话: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