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百科 > 千金方
《胃腑方》 - 胀满第七收藏
2022-07-19 725

(论一首 方八首 灸法十一首)

论曰∶病者腹满,按而不痛者为虚,按之痛者为实也。夫腹中满不减,减不足言,此当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得温药。腹满口中苦干燥,腹?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下部闭塞,大便难,两 下疼痛,此虚寒气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取瘥。腹满转痛来趋小腹,为欲自下利也(一云∶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小腹,为欲自利)。

温胃汤
治胃气不平,时胀咳,不能食方。

附子 当归 浓朴 人参 橘皮 芍药 甘草(各一两) 干姜(五分) 川椒(三合)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大半夏汤
治胃中虚冷,腹满塞下气方。

半夏(一升) 大枣(二十枚) 甘草 附子 当归 人参 浓朴 茯苓 枳实(各二两)桂心 ?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二服。

附子粳米汤
治腹中寒气胀满,肠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方。

附子(一枚) 半夏 粳米(各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上五味 咀,以水八升煮米,熟去滓,每服一升,日三服(《集验方》加干姜二两)。

  浓朴三物汤
治腹满发热数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方。

浓朴(半斤) 大黄(四两) 陈枳实(大者五枚)

上三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纳大黄,煎取三升,去滓,服一升。腹中转动者勿服,不动者更服。一方加芒硝二两。

浓朴七物汤
治腹满气胀方。

浓朴(半斤) 甘草 大黄(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心(二两) 生姜(五两)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四升,服八合,日三。呕逆者加半夏五合。利者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吴茱萸汤
治久寒胸胁逆满,不得食方。

吴茱萸 半夏 小麦(各一升) 甘草 人参 桂心(各二两) 生姜(八两) 大枣(二十枚)

上八味 咀,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大桂汤
治虚羸胸膈满方。

桂心 生姜(各一斤) 半夏(一升) 黄 (四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半,煮取五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治男子卒劳内伤,汗出中风,腹胀大,饥食不下,心痛,小便赤黄时白,大便不利方∶

大黄 葶苈 寒水石 苦参 黄连 栝蒌根(等分)

上六味为末蜜丸,以豉汁和饮服,如梧子大二丸,日三,加至十丸。

  灸法
胪胀胁腹满,灸膈俞百壮,三报。

胸满心腹积聚痞痛,灸肝俞百壮,三报。

胀满水肿,灸脾俞随年壮,三报。

腹中气胀引脊痛,多饮食,身羸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后取季胁。

脏腑积聚胀满,羸瘦不能饮食,灸三焦俞,随年壮。

胀满雷鸣,灸大肠俞百壮,三报。

胀满气聚寒冷,灸胃脘百壮,三报。穴在鸠尾下三寸。

腹满胀绕脐结痛,坚不能食,灸中守百壮。穴在脐上一寸。一名水分。

胀满瘕聚滞下痛冷,灸气海百壮。穴在脐下一寸。忌不可针。

胀满气如水肿状,小腹坚如石,灸膀胱募百壮。穴在中极脐下四寸。

胀满肾冷瘕积泄利,灸天枢百壮。穴在脐旁相对,横去脐两旁各二寸。

上一篇:痼冷积热第八 目录 下一篇:噎塞第六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中医 黄帝内经大全
《黄帝内经》
中医 本草纲目大全
《本草纲目》
中医 伤寒论大全
《伤寒论》
中医 神农本草经大全
《神农本草经》
中医 难经大全
《难经》
中医 千金方大全
《千金方》
中医 金匮要略大全
《金匮要略》
中医 奇经八脉考大全
《奇经八脉考》
中医 濒湖脉学大全
《濒湖脉学》
中医 药性歌括四百味大全
《药性歌括四百味》
中医 针灸大成大全
《针灸大成》
中医 四圣心源大全
《四圣心源》
中医 洗冤集录大全
《洗冤集录》
中医 食疗本草大全
《食疗本草》
Latest release
最新发布
1消风汤05-10
2清经散05-10
3清血养阴汤05-10
4胶艾汤02-13
5乌梅丸02-13
6健脾丸02-13
7阳和汤02-12
8黑逍遥散02-12
9越婢汤02-12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电话: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