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籍 总书目 智囊全集(选录) 上智部
上智部·邵雍译文
2023-12-09 78

【原文】

原文

熙宁中,新法方行,州县骚然,邵康节闲居林下,门生故旧仕宦者皆欲投劾而归,以书问康节。答曰:“正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矣。投劾而去何益?”[边批:正论。]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的新法正大力推行,地方州县纷纷骚动。邵雍正隐居山林,一些做官的门生旧友,都想自举罪状辞官回乡,写信问邵雍的看法。邵雍回答他们说:“现在正是你们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严苛,但能宽松一分,百姓就能得一分好处,辞职不干于国于民又有什么好处呢?”

[冯述评]

冯述评

李燔[冯注:朱晦庵弟子]常言:“人不必待仕宦有职事才为功业,但随力到处,有以及物,即功业也。”

李燔常常说:“不必非得等到做官了才能建功立业,只要处处尽力,于人有益,就是功业。”

莲池大师劝人作善事,或辞以无力,大师指凳曰:“假如此凳,欹斜碍路,吾为整之,亦一善也。”如此存心,便觉临难投劾者是宝山空回。

莲池大师劝人做善事,有人以自己能力不足为借口,大师指着面前的一个凳子说:“假如这张凳子倾斜在地阻碍通路,我把它摆正放好,这也是一件善事啊!”如果心中有这样的境界,便会明白遇到困难辞官不做就犹如进入宝山却空手而回一样。

鲜于侁为利州路转运副使,部民不请青苗钱,王安石遣吏诘之,曰:“青苗之法,愿取则与,民自不愿,岂能强之?”东坡称侁“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以为“三难”,仕途当以为法。

鲜于侁担任利州路转运副使时,他所管辖的农民不申请青苗钱,王安石派官吏前往质问责难,鲜于侁回答说:“青苗法规定:愿意申请的百姓就贷给他,百姓自己都不愿意,又怎么能勉强他们呢?”苏轼称赞鲜于侁“对上不妨害法令施行,居中可以照顾到亲人,对下又不伤害百姓”,三方面都能够兼顾到,实在不容易。做官的人都应该向他学习啊!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Latest release
最新发布
1卷上12-23
2卷下12-23
3卷上12-23
4卷中12-23
5卷下12-23
6第一回12-23
7第二回12-23
8第三回12-23
9第四回12-23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5 电话:18319180048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