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籍 总书目 乐经
宾牟贾篇译文
2023-12-18 55

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对曰:“病不得其众也。”“咏叹之,淫液之,何也”里边“发扬蹈厉之以蚤,何也?”对曰:“及时事也。”“ 《武》到右先左,何也?”对曰:“非《武》坐也。”“声淫及商,何也?”对曰:“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对曰:“有司失其传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 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这言是也。”宾牟贾起,免席而请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则既闻命矣,敢问迟之迟而又久,何也?”

宾牟贾陪孔子坐,孔子与他闲聊,说到乐,孔子问道:“《武》乐开始时击鼓警众,与别的乐相比,持续时间长,这有什么含意?”宾牟贾答道:“表示武王伐纣之初,担心得不到众诸侯的拥护,迟迟不肯发动。 ”“其歌声反复咏叹,曼声长吟,是什么意思?”答道:“那是心有疑虑,生怕事不成功的缘故。”“《武》舞一开始便手舞足蹈,气势威猛,是什么意思?”答说:“表示时至则动,当机立断,不要错过了时机。 ”“《武》舞做的动作与他舞不同,是右腿单膝着地,那是什么意思?”答道:“这不是《武》舞原有的动作。”“歌声表现出有贪图商王政权的不正当目的,这是什么原因?”答道:“这不是《武》舞原有的曲调。” 孔子说:“不是《武》舞原有的曲调,那是什么曲调?”答道:“掌管《武》乐的机构已失传了。若非如此,就表示武王作乐时,心志已经荒耄昏愦了。”孔子道:“对,对。我曾听苌弘说过,他也是这个意思。”宾牟贾起身,立于坐 席之下,请问道:“《武》乐击鼓警众,迟迟不肯开始,我所知仅限于此,承蒙您所说,苌弘也这样解释,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但我不明白的是,稍迟些就是了,为何竟拖得那样久?”

子曰:“居!吾语女。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

孔子说:“你坐下,我告诉你。《武》乐开始第一段,舞者向北行进,象征武王出兵北方;第二 段象征消灭了殷商。第三段向南行进,第四段象征南方各国被征 服,成为周朝的疆土。第五段舞者分为两列,象征周公、召公一左 一右 辅佐天子。第六段恢复原先的舞位,象征对天子的尊崇。 且夫乐者,象成者也。揔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如之治也;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而进,事蚤济也;久立于缀,以待诸候之至也。

乐,是用来象征 那已完成的功业。手持盾牌长久地站立不动,象征着武王将要有大事;奋发威武,手舞足蹈,象征太公以武力讨伐殷纣的意志;到 《武》的尾声时一齐跪下,象征周公、召公在战争结束后实行文治。两队舞者振动铃铎,向 四面出击,象征天子的威力震撼中国。分队前 进,象征战事及早完成。舞者长久地站在舞位上,那是象征周武王 等待诸侯的到来。

“且女独未闻牧音野之语呼?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人行商容而复其位。庶民驰政,庶士倍禄。济河而西,马散之华 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车甲弢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将帅之士使为诸候;然后知天下之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散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说剑 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候知所以臣;耕藉,然后诸候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性,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揔干,所以教诸候之弟也。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

“难道你至今还没听说过牧野之战的故事吗?周武王攻克殷商的都城,就把统治当地的权力还给了殷商的后裔。还没有进入商都,就把蓟地分封给了黄帝后裔,把祝地分封给了尧帝后裔,把陈地分封给了舜帝后裔;到达商都 后,又把杞地分封给了夏侯氏后裔,把宋地分封给了殷商后裔,还增修王子比干的坟墓,以旌其德,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派人寻找回礼官商容,并官复原职,解除了殷纣时对百姓的苛政,成倍地增加官吏的俸禄。随后渡过黄河西行,将驾车的马匹散养华山南坡不再乘 坐马车,将运输辎重的牛散养在桃林原野不再使用,战车铠甲则涂上牲血收藏于府库以示停用,将盾牌、长矛等兵器倒置并且包上虎皮,分封将帅们为各地诸侯。这一系列的措施,称之为'鞬橐’,即封存战备。自此后,天下人都知道周武王不再用兵打仗。武王解 散军队后就在郊区的学宫礼学习乡射之礼,在东郊学宫习射时,奏《狸首》乐来节制射箭,在西郊学宫习射时,奏《驺虞》乐来节制射箭,由此,那种贯穿皮革盔甲的杀戮之射就休止了。臣子们身穿礼服,头戴冠冕,腰插笏板,连那些曾经勇猛的将士也解除了佩剑。在 南郊祭祀后稷,从而使百姓知道尊重长辈之道,在明堂祭祀天帝而配享先祖,从而使百姓懂得孝道。施行朝拜觐见的礼制,然后诸侯就懂得了做臣子之道。亲自参加耕藉之礼,然后百姓就知道如何尊敬父母。这六方面,是天子重要的政教。在太学中供养三老五更,天子 袒露左臂,亲自切割牲肉,端着肉酱向他们献食,食毕,有亲自端着酒具请他们漱口,之后,天子自己带上冠冕,手持盾牌,跳起舞蹈,向他们表示慰问,这样做,是为了教导诸侯,敬重兄长。如此一来,周朝的政教畅达于四方,礼乐周流通行。因此《武》舞的表演持 续很长时间,不也是理所当然吗?”

上一篇:师乙篇 目录 下一篇:魏文侯篇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Latest release
最新发布
1卷上12-23
2卷下12-23
3卷上12-23
4卷中12-23
5卷下12-23
6第一回12-23
7第二回12-23
8第三回12-23
9第四回12-23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5 电话:18319180048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