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青白玉如意厦门市博物馆

长46宽14.5厚8.8厘米
如意以整玉琢成。上端状如菩提树叶,浮雕石榴树,树上果实累累;中为双鹤和鸣;尾雕松鹿。“如意”是供玩赏的吉祥器物。始于魏晋,盛于明清。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明、清两代,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的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此件如意为整体青白玉雕琢,将寓意吉祥的器物造型,配以吉祥纹样图案,两者相得益彰,体现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美好象征。(林元平)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明白玉双龙带钩 下一页:玉玦
全部评论(0)
玉器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5 电话:18319180048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