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铜剑战国湖南博物院
战国

1952年长沙黄泥坑64号墓出土

通长54.2厘米,刃宽5厘米

步战兵器。双色剑即剑的中脊与两刃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色泽。缘于铸造时合金成份的不同:先铸首、茎和脊,再铸两刃。铸剑脊时,取锡较少,铅较多,色浅绿。剑刃含锡较多,色黑亮。用这种方法既保证了两侧剑刃的锋利,又有效地增强了格斗中剑体中脊的抗震性能,从而使剑不易折断,达到刚柔相济的效果。南楚地区出土双色铜剑较多,反映了楚国铸造兵器的高超水平。

线图

汲县山彪镇M1出土水陆攻战纹铜鉴纹饰,水陆攻占图上步战格斗场景,众人腰间皆别有剑鞘。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上一页:铜臿、斨 下一页:铜刀、铜戈
全部评论(0)
青铜器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5 电话:18319180048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