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怡情悦性”印 清晚期故宫博物院
清晚期

“怡情悦性”印,清晚期,鸡血石质,随形光素方形印,汉文篆书。面1.8厘米见方,通高5.8厘米。边款“臣吴永恭制”。   慈禧太后所用闲章。从边款可知此印为吴永刻制进呈之物。吴永,浙江吴兴人,同治四年(1865)生,童年时家道殷实,先后就读于刘复初、郭绍先、郭嵩焘等名师。“涉猎经史之余,工绘事,通音律,摹刻汉印,古茂有致,雅俊称于时”,曾“鬻书画镌刻以自给”。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惶出逃,经山西而到西安,“间关道途,昼餐无糗糒,夕休无床榻,饥寒羸瘁”,情状落魄。幸亏当时任怀来知县的吴永途中迎驾,服侍恭谨有加,才使窘况稍有好转。吴永因此深得慈禧太后宠信,被任命为前路粮台会办,随扈西行。擢升知府,准专折奏事,宠冠群僚,朝里尽为侧目。此玺大概就是慈禧太后从西安回銮以后吴永刻治进献的。  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其颜色像鸡血一样鲜红,所以人们俗称鸡血石。我国最早发现的鸡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岩山鸡血石。府级行政机构之长官。宋代始置,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掌教化百姓,劝课农桑,甄别孝悌,奉行法令条制,宣读赦书,举行祀典,考察属官,赈济灾伤,安集流亡以及赋役、钱谷、狱讼等事。视本府地望高下,或兼留守司公事,或兼安抚使、都总管、巡检等职务,总理本府兵民之政。明代始以知府为正式名称,掌管一府政令,总核所属州县之赋役、诉讼等事,汇总于布政司、按察司。清之各府,以冲、繁、疲、难四字分定等第,划为最要缺、中缺、减缺。各府调补知府时,有“请旨缺”、“题补缺”、“调补缺”、“留补缺”之分。应升、应补官员也按为官情况划分等第,以求人、缺相宜。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