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双螭纽“继德堂宝” 清嘉庆故宫博物院
清嘉庆

  “继德堂宝”,清嘉庆,青玉质,双螭纽,汉文篆书。面圆形,径6.8厘米,通高5.5厘米,纽高2.1厘米。宝用檀香木八方匣盛装。  继德堂实际上是乾隆帝为将来的继位者准备的居所,最早是在热河避暑山庄内。按照乾隆帝的意愿,他归政后仍要继续训政,在避暑山庄的居所一如其旧,不做变更。故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开始为嗣皇帝另建新居,并命名为“继德堂”。乾隆帝对自己这样做的解释是:“此间烟波致爽,昔年皇祖所常居。予数十年燕适於此,山庄内无更似此宽敞之处。归政已近,自当豫为构造嗣皇帝之居。前年已命所司于松鹤斋后隙地,一如烟波致爽之制。今岁来此,工已落成,因名其堂曰‘继徳’。盖以京师大内而论,正殿宫闱自应为嗣皇帝临御之所,而予则早葺宁寿宫,以为娱老之地矣。若山庄只为避暑而来,并非正朝,又当别论。”当乾隆帝宣布传位于颙琰后,此处便被赐给颙琰居住。与此同时,在皇宫之内,乾隆帝亦沿此成例,将毓庆宫作为嗣皇帝居所,并将其后殿也命名为“继德堂”,亲书匾额悬于此处。继位后的嘉庆帝一直居住在这里,直到乾隆帝去世。正因为如此,“继德堂”在嘉庆帝继位早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嘉庆帝极少到避暑山庄,此玺当是存放于宫中继德堂的御用之物。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十年正式命名为避暑山庄。乾隆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每年夏、秋季至此居住,处理政务等,使之成为都城北京以外的又一个政治活动中心。            皇宫之内。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为太子所建的太子宫,后为诸皇子读书之所。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永琰被乾隆帝立为皇太子后再度住进此宫。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