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钮“首领”印 西夏故宫博物院
西夏

  铜柱钮“首领”印,西夏,印面5.5×5.5厘米,通高5.3厘米。  印铜铸,柱钮,印文为西夏文字体,白文,释为“首领”。印背以西夏文刻款“首领 正德二年”。  西夏统治政权分两个机构:宋制职官与党项职官,西夏官印文字始终如一采用的是西夏文字。西夏官印形制特殊,方印圆角,印文基本以对称形式排列,两字者上下对应,四字者均分,六字者左右两列对分。印字结构是经过改造的篆文,铸文较宽,笔画与边栏等宽。短柄钮或柱钮,印台薄。印钮的两侧往往刻有成列的西夏文,释印文内容及执掌者,目的是加强对官印的使用与管理。西夏印章遗物中私印较少见,应与其民族的社会状况有关。西夏官印是中国印章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大夏国,与辽、金先后成为对立于宋王朝北疆的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范围在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青海东北一带地区,地理位置在宋朝控制区域以西,故被宋中央政权称为西夏,此称谓历史上或有沿用。西夏李元昊大庆年间(1036—1038年)野利仁荣等创立的文字,共6,000多字,体式仿汉字,笔画繁多,有会意、形声、转注等构造,在西夏境内与汉字并行。在夏官印、碑刻、文书等历史文物、文献中多有遗存。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