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螭纽“味余书室”印 清嘉庆故宫博物院
清嘉庆

“味余书室”印,清嘉庆,白玉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4.3厘米见方,通高3厘米,纽高2厘米。   味余书室为嘉庆帝皇子时期的书房名,嘉庆帝继位之前所作的《味余书室纪略》一文纪录了此书房命名的经过:“予居禁中,有室五楹,不雕不绘。公余绎昼所习书史,游艺于诗文,或临法帖一幅,怡然自得其趣也。欲题其楣端,请于石君先生,先生曰:‘勤学者有余,怠者不足,有余可味也,名之曰味余书室’。”可知此书房名是根据嘉庆帝的学师朱珪的意见命名的。嘉庆帝继位后又将这一匾额移置毓庆宫后殿继德堂的东次间悬挂。反映出嘉庆帝孜孜于退食之时,游情于圣贤之藉,恒以不学为戒的思想状态。毓庆宫后殿东次间,清嘉庆皇帝御书“味余书室”匾。原为书房,嘉庆皇帝曾写《味余书室记略》,即位后在此斋宿。仿纲目体例记事之书。纲目体是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体裁,每事皆分为纲目和细节两部分。先写概括的提纲,其下以分注的形式详叙细节。较为通俗的史书多用此体编写。如宋朱熹撰《资治通鉴纲目》、清乾隆敕撰《历代通鉴辑览》等。清代的纪略为方略馆编记历朝军政大事之书。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为太子所建的太子宫,后为诸皇子读书之所。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永琰被乾隆帝立为皇太子后再度住进此宫。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