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盘龙纽“五经萃室”印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

  “五经萃室”印,清乾隆,玉质,盘龙纽方形印,印面方3.3厘米,通高7厘米,篆书“五经萃室”。“五经萃室”与“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印为一组,同贮于一木匣。   “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印是乾隆皇帝晚年经常使用的宝玺。为了使用方便乾隆帝下令制造了几十方“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与不同的宫殿名印合成组印,这是其中的一组。五经萃室位于昭仁殿内,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昭仁殿,此印有经火烧过的痕迹。汉武帝于建元五年(公元前140 年)开始在朝廷设五经博士之官,以备咨询。当时的五经是指《易》、《书》、《诗》、《礼》、《春秋》。此时的《礼》指《仪礼》,后世改为《礼记》,《春秋》又合以《左传》。皆先秦儒家之经典,但均掺有汉儒推想成分。再经历代儒家注解发挥,都成为有利于封建统治的理论。其讲史的内容,多出自《通鉴纲目》、《贞观政要》及本朝的《皇明祖训》等史籍。            青玉质,交龙纽。乾隆帝宝玺。此玺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圣寿之时,为刻制此玺,乾隆帝曾作《八徵耄念之宝记》。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印玺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微信号: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